本网讯(文/任权东、图/申玲)为进一步挖掘乐山市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进学院科研工作。7月1日到2日,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教师徐碧英、胥俐君、申玲、吴雨、任权东和2021级部分员工一行9人先后到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峨边县走访调研。
在金口河区,师生先后参观了红华生活社区和铁道兵博物馆。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由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等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亲临踏勘选址建设,1964年开建,1978年金口河因厂设区。红华生活区作为配套设施,曾居住过2万余人,师生先后参观了住宿区、活动中心等,了解三线建设人过去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在成昆铁路旁落成的铁道兵博物馆,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三线建设时期修建的成昆铁路难度,上万铁道兵们在险恶的地质环境下,没有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完全靠人拉肩扛,使用大锤、铁镐、鎯头、斗车、铁铲、指南针、风枪等简单的施工工具,在崇山峻岭中建成这条险峻宏伟的铁路。铁道兵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强烈震撼了全体师生,也让大家在实地中领悟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在峨边县,师生先后走访参观了峨边县档案馆、大渡河水电文化博览馆和乐西抗战公路纪念馆。在峨边县档案馆,峨边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苟长征老师向师生介绍了峨边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化资源,对如何搜集和运用特色文化资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表示愿意与学院加强合作,提供更多文献资料。在大渡河水电文化博览馆,师生们通过图文视频和互动项目了解到大渡河水电开发对峨边县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重要影响。在乐西抗战公路纪念馆,馆内重现了当初国民政府决策修路和施工的艰难过程与历史,并陈列了筑路者开山劈岭、褴褛开疆使用的工具、炊具、书籍、文件和穿过的衣服等实物,还原了乐西公路蓑衣岭和岩窝沟路段,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乐西公路当时艰难险阻的施工条件,师生们深受教育,无一不被乐西公路的筑路精神所感动。


通过本次实地走访调研,达到了预期效果。师生们对两地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有了初步了解,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建立了联系,为下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