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红色故事集
独腿将军——钟赤兵的故事
1935年2月,红军在长征中一渡赤水后,为了有利于进行运动战和摆脱10多万川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决定回师贵州,二渡赤水,先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贵州“督剿”总指挥王家烈的“双枪兵”驻守在这里。毛泽东把夺取娄山关的主攻任务交给了红三军团,钟赤兵带领12团和13团作为先锋团奉命出发。他们刚到达娄山关下的南溪口,就隐约听到娄山关断断续续传来枪声,传令兵从关上回来报告,说敌人从南面的峡谷里沿公路向娄山关反扑,13团设在半山腰的哨所已经丢失。情况紧急,钟赤兵带领1营为先锋首先冲向娄山关。
钟赤兵指挥部队向娄山关的制高点金山发起了猛烈攻击。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阵猛打,关口之处顿时被突破,敌人一败如水地溜了。12团牢牢控制了点金山。王家烈听说点金山失守,恼羞成怒,立即组织兵力反扑。王家烈仗着“双枪兵”人多弹足,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从娄山关下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向上扑了过来。公路又陡又窄,敌人进攻队形密集,控制娄山关口的12团1营居高临下,奋力迎战,一阵猛烈的手榴弹和机枪扫射,打得敌人尸横遍野。待敌人靠近,战士们投出一批手榴弹,钟赤兵就踏着硝烟,挥舞马刀,带领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似地冲入敌群,横劈竖砍,杀得敌人丢盔卸甲,“双枪兵”像潮水般退去。
钟赤兵率1营官兵乘胜追击,可冲到黑神庙时,却遭到“双枪兵”一个团兵力的反击。敌众我寡,1营伤亡很大。钟赤兵看到身边一个个战士倒在血泊中,按捺不住燃起的怒火,一手解着上衣纽扣,然后,衣服一扔,厉声大喊:“冲啊!杀啊!我在阵地在!”拼杀中,突然,钟赤兵的身子猛地一倒,上身左侧,一下子摔倒在地上,一股殷红的鲜血从钟赤兵的右小腿上冒出来。钟赤兵忍着伤痛“呼”地一声站起,又舞起了大刀,又冲向敌人。钟赤兵的腿脚负了重伤,敌人的枪弹撕开了他右小腿上的一块大肉,血如泉涌,一连包了10多层破布,血还照样向外浸。钟赤兵还没有等卫生员包扎好伤口,又拖着伤腿指挥战斗去了。他站着困难,就趴在石头上指挥。这时,一股敌人窜上1营附近阵地,战士们没了弹药,就用刺刀捅、马刀砍,有的战士刺刀捅弯了,马刀缺了口,就搬起石头往敌人头上砸。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残酷。但大家在钟赤兵英勇顽强精神的鼓舞下,毫无惧色。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傍晚,阵地仍牢牢控制在红军手中。最后,钟赤兵由于流血过多昏了过去,被抬下了战场。不久,12团以猛虎下山之势,把“双枪兵”压了下去。接着,全团沿公路猛追,王家烈的“双枪兵”溃败下去了。
红军占领遵义城后,医生立即为钟赤兵治伤。可是,由于钟赤兵没有及时包扎,受伤后又继续战斗,把子弹击中的骨头都扭碎了,伤势严重,必须从小腿以上截肢。红军医院的手术条件极其简陋,没有医疗器械,也没有麻药,手术工具只有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子的木匠锯。
医生开始了手术,用木匠锯上下拉动截肢。钟赤兵忍着剧痛躺在手术台上,紧紧闭着眼睛。手术刚刚进行了20多分钟,豆大的汗珠就从他的脸上、身上直往下淌,浸湿了衣裤。但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依旧一声不哼。手术中,他几次昏死过去,又几次苏醒过来。在场的医生、护士都被他这种坚强的意志所感动。手术一直做了三个半小时。当钟赤兵再一次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他的右腿膝盖下只剩下小半截了。这时,他才21岁。就这样,他成了半截腿的人。然而,手术后,钟赤兵并没有摆脱痛苦。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又加上医疗条件很差,手术时没有条件消毒,没过几天,钟赤兵的伤口就感染了,腿肿得分不清小腿和大腿,他高烧持续不退,又陷入昏迷之中,只能进行第二次截肢。于是,医生们又马上进行第二次手术,把右腿膝盖以下剩余的部分又截去。但消毒条件不好,伤口仍继续感染。几天后,医生又狠了狠心,进行第三次手术,把钟赤兵的整个右腿从股骨腰部截去了。半个月内,三次截肢,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要忍受多么大的痛苦啊!可是,钟赤兵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钟赤兵的右腿连“根”都截去了,他虽然保住了命,但伤在短期内却是难以治愈的。这时,部队正在万里长征之中,钟赤兵的身体是这么虚弱,是让他留在老百姓家里养伤,还是让他拖着一条腿继续跟部队长征呢?红12团举棋不定,军团长彭德怀也决定不下。钟赤兵得知这个情况后,对前来看望他的彭德怀说:“军团长,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无论如何,我不离开红军。”彭德怀不再犹豫,大手一挥:“带上,就是用三军团一个团抬,我也要带上他!”
在毛泽东的关怀下,钟赤兵由三军团调出,被安排到中央卫生部休养连,随中央直属部队行动。以后,凭着顽强的毅力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了长征的终点陕北。
四渡赤水
回顾古今中外的军事历史,四渡赤水可以称得上是皇冠上的明珠,不仅无法超越,而且无法复制。
当时红军面临的情况近乎于绝境,在长江以南、乌江以北的狭窄地区里,蒋介石调集了包括湘军、川军、滇军、黔军以及中央军在内的40余万人,誓要将仅剩3万人的中央红军赶尽杀绝。正是在这种极端不利的形势下,刚在不久前召开的遵义会议中进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毛主席策划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大手笔——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面对四面之敌的重重围困,红军最开始的计划是向东攻击战斗力较差的王家烈部,可随着战局的发展,当王家烈溃散后,等待红军的不是计划中的黔军,而是战斗力极强的川军。而川军郭勋祺部也不是原来预想的只有少量部队,而是8个团一万多人,且有援军不断增援。在此情况下,毛主席当机立断,1月29日清晨,中央红军西渡赤水河,摆脱了敌军的追击,迈出了化被动为主动的第一步。
二渡赤水。暂时摆脱敌人后,红军面临的局面依旧艰险。原本的计划是北上寻找机会渡过长江,但川军已在前方以逸待劳进行阻拦,南面吴奇伟、周浑元两部以及滇军孙渡也尾随追击而来,北渡长江已无可能。毛主席当即决定:“大部队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前进。”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毛主席号召部队压缩机关,丢掉辎重,轻装上阵。2月20日,中央红军再次渡过赤水河,重新回到黔北地区,再一次让敌人扑了空。
三渡赤水。此时的蒋介石感到莫名的烦躁和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在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下,衣衫褴褛、武器装备极差的红军能在赤水河两岸反复横跳,而自己却连影子也摸不到。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决定亲自坐镇重庆指挥作战,他下令川、滇、黔、湘军收紧包围圈,同时令周浑元、吴奇伟两部一路尾随红军,企图南北夹击,将红军围歼于遵义、鸭溪附近的狭小地区。此时的情况万分危急,中央红军陷入四面重围,东有郭勋祺部,西有周浑元部和黔军,南有吴奇伟部和湘军,北有滇军孙渡部。重压之下,毛主席镇定自若,“管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红军果断向西南方向敌军的结合部主动发起攻击,在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后,中央红军于3月16日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次进入川南,摆出了北渡长江的架势,蒋介石再次无功而返。
四渡赤水。面对红军北渡长江的假象,已经方寸大乱的蒋介石不敢不信,他又调集大军步步紧逼,企图再次对红军形成合围。为了展示“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蒋介石亲自飞抵贵阳,并宣称此为最后一战,务必要将红军聚歼于长江南岸。毛主席临危不乱,再次展现了其超人的判断力和天外飞仙的指挥艺术。他令红一军团一部伪装成主力,大张旗鼓的向西进军,诱敌追击。然后主力部队突然折向东北,在崇山峻岭中从数十万敌军的包围缝隙中突围而出,再次跳出了包围圈。最危险时,中央红军离敌军只有不到几公里的距离,敌军不敢相信红军会选择如此行军路线而未察觉。当蒋介石接到前线发来的急电称红军已经南渡乌江逼近贵阳时,不禁勃然大怒,“娘希匹”三字脱口而出。3月22日,中央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一举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计划,从此将敌军远远地甩在了身后,逃出生天,一幕四渡赤水的好戏精彩收场。
我们为什么歌颂毛主席的伟大?那是因为在他的领导下,红军就再也没打过大的败仗,中国革命就再也没有经历过大的失败。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这都是无可辩驳的真理。而四渡赤水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战略战术的精妙,更因为它是挽救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开启革命胜利大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