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红色故事集
张闻天的故事——三次让贤与伟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闻天 ,张闻天原名张应帛,1906年,他进入本村张家祠堂私塾读书时,私塾先生张桂唐取《诗经》中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之意,为他改名闻天,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晓的张闻天同志。现在让我们走进他在长征中的故事。——长征中三次让贤
举世闻名的长征是党的领导者集体智慧谱写的不朽乐章。这个领导集体的核心无疑是毛泽东,然而其他成员的配合也是不可缺乏的,张闻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毋庸讳言,他在长征之前曾经犯过"左"倾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觉转变而对长征起了特殊重要的作用。在长征过程中被称为“开明君主”,
1935年2月上旬,红军长征到达云南扎西,许多领导人都感到博古不能再负责下去,常委分工问题应解决,2月5日,在一个“鸡鸣三省”的小村子里宿营后,中央常委重新分工,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总负责,当时博古也认识到自己缺乏斗争经验,不适合担任最高领导,有人劝他不要“交权”,博古还是襟怀坦荡表示应该服从集体决定,这一交权形式很简单,就是把几担装有中央文件、记录和印章的挑子交由张闻天负责,张闻天从年轻时就喜好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不长于处理琐事,他总戴着眼镜不苟言笑,不善交际,常在沉思问题,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他被推为总负责人之后,一再感到并不完全适应于领袖地位,希望毛泽东担任总书记,毛泽东以身体不好并忙于军务为由拒绝。1935年4月,红军长征渡过北盘江后,中央讨论要派一名中央负责人到白区工作,张闻天主动要求离职前去,结果毛泽东等人不同意,改派陈云前往,同年夏天,红一、四方面军会师身为政治局委员并在四方面军担任领导的张国焘伸手要权,为了表示团结,张闻天又主动向毛泽东提出”我这个总书记的位置让给他好了”,毛泽东经过考虑说:“不行,他要抓军权,你给他做总书记,他说不定还不满意,但真让他坐上这个宝座,可又麻烦了”,于是中央决定,让张国焘担任红军总政委,事后证明,毛泽东的考虑是有远见的,因为后来张国焘对抗中央的北上决定,并另立中央,从组织程序看是严重的反党行为,若是让他实现担任了总书记,怎么定性就不好说了。遵义会议后,张闻天一直坚持集体领导,遇事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经过讨论后再由张闻天作结论,张闻天的信条是,“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他在绝大多数场合都采纳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几次开玩笑说:“洛浦,你是“明君”,“开明之君””。
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都败在了“权”字之上,而张闻天却能不恋权不贪权,在最为恰当的时候及时让贤,将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权交到了最为合适的人手上,真乃大英雄大豪杰大丈夫也!
坚持与传承
娄山关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打响过两次红军长征战役,是无数人向往的革命圣地。但是娄山关重峦叠嶂、悬崖绝壁、地势险要,“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几句诗词就是对娄山关战役的生动写照,红军战士们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最终不幸伤亡了100多人,轻伤的战士可以继续随军出征,重伤的战士留在当地养伤,等伤好了再归队。但是有一名战士是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了党的怀抱之中,这个人就是孔宪权。
孔宪权,原名孔权,1911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8月经黄克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一至五次反围剿,被黄克诚等称为“打不死的程咬金”。
1935年2月娄山关战役打响,孔宪权时任第十二团作战参谋。2月26日这天,孔宪权率令带领突击队攻打娄山关南侧的黑神庙敌旅指挥所。突击队冲到距黑神庙还有百把米的地方时,敌人援军部队赶到了,敌众我寡,孔宪权带领的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语身边的通讯员一起向敌人扫射,打倒了多个敌人,但是敌人仗着人多弹足,不等红军喘息随即又展开了战斗,孔宪权看着战友一个一个的倒在了血泊之中,但他并没有放弃战斗,站起身来继续攻击敌人,不幸的是孔宪权左腿胯骨中了敌人的6发机枪子弹,他忍着强烈疼痛滚到路边的水沟中继续战斗,直到大部队赶来。孔宪权因胯骨被打碎了,伤口一直不能愈合,红军不得不将他留在当地养伤,等他伤好后,左腿却短了近10厘米。孔宪权无奈流落在当地当起了货郎,也当过泥瓦匠。
直到1950年孔宪权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之前领导的名字,他赶紧给他们写了一封信,领导也非常惊喜的回信写到没想到他还活着。孔宪权在信中写道虽然他身体残疾了,但是他还是想要为国家、为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随后国家恢复了他的党藉并任命他为第七区副区长。后来,孔宪权受命担任了第一任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在纪念馆工作期间孔宪权认真负责,十分繁忙,多处征集文物,到处宣传革命传统,为纪念馆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孙辈有一大部分的人从事了相关工作,其中还有五个现在在遵义从事红色文化宣传工作。
孔宪权的故事是一个坚持与传承的故事,战斗形势严峻时他绝不放弃,即使身负重伤也坚持到了战斗的最后一刻;身有残疾却仍坚持为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体现出了一个党员的甘于奉献的精神;他的兢兢业业感染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红色宣传工作不断传承。正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精神才会一直薪火相传;正是有这样的坚持我们才能在这漫漫长河中找到那一抹星光。